查看原文
其他

腾讯前副总裁吴军:精英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

新读写 2021-11-20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爸爸真棒 Author 勇敢的特雷西

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读写”关注
来源:爸爸真棒(babazhenbang)
教育界人士对吴军博士应该不会陌生。他从清华毕业后,又取得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,两个女儿一个被MIT录取,一个在美国的顶级高中就读。这篇对吴军的采访,采访中谈论了中美教育的异同,讨论了取长补短的方法。


      前不久,在加州浓烈的阳光下,我们和吴军博士进行了3小时的对话,从家长最焦虑的“阶层固化”,到中国教育应该向美国学习什么,到父母最应该做什么…谈得非常过瘾,因为:他的话一定在你的理解力之内,却永远会给你带来全新的认知和启发。

      简单介绍下吴军:


      他是清华子弟,自己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系,并曾在清华执教三年;2002年,他又在美国顶尖大学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;


      毕业近10年之后,他更是担任了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,进入了美国教育的核心圈层;


      他在走访十几所英美顶尖大学后撰写的《大学之路——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》,更是在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后,理解大学教育的经典之作。 


      如今,他的大女儿被MIT录取,小女儿也在美国顶级高中就读。

 
      吴军是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,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,曾担任腾讯副总裁,并创立丰元资本,同时还是个著作颇丰的作家。

      这样的多重身份,让他有着科学家的严谨、实业家的视野和格局,谈起各种教育问题,能抽丝剥茧、直指靶心。

▲吴军是畅销书《数学之美》、《浪潮之巅》、《硅谷之谜》、《文明之光》、《大学之路》、《智能时代》、《见识》、《态度》、《格局》的作者,从2016年起,吴军在《得到》上陆续开设了《硅谷来信》、《谷歌方法论》和《科技史纲60讲》,订阅量达300万人次。

PART 1
中美教育如何采长补短

“我们的教育,能打到80-90分”
现在的媒体特别喜欢比较中美教育,我认为如果要比较中美教育,就要做全面的对比,不能拿哈佛和中国的二流学校对比。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现在也有很多问题,包括毕业率太低,浪费了教育资源等。
如果打分的话,我觉得可以给中国教育打80到90分。中国教育有不错的成绩,只是现在大家都在追求:能不能把这个成绩提高到95分?
为什么中国这些年追赶美国追赶得很快?因为第一,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;第二,虽然中国的孩子互相竞争得比较厉害,但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社会的认可。
而整个西方社会,都过分强调“结果的公平”。比如,美国现在各个地方要求说“交白卷的学生也要给50分”,因为“不要太难看”,零分就是零分,有什么好难看的?!

这一点上,其实欧洲教育的问题更大,很多人不靠自己努力,而是靠伸手来要东西。

前段时间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,因为他本身是非洲裔,所以他才敢这样讲:“今天的世界到了什么地步呢?我就从来没见过,自从奴隶制被废除之后,居然有那么多人还会恬不知耻地觉得——自己占有其他人的劳动是一件合法的事情。”

而中国人的“相信努力”,就是中国最大的优势,大部分人都有“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状况”的原动力。

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:要有竞争感,但是更要有“合规的竞争”。恶性竞争只会带来毁灭。 


“中国教育不在于压得太紧,而是这3大问题”

有很多人认为,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于压孩子压得太紧,但正如前面所说的,所谓的美国精英家庭,不管外面怎么说,有些私下里其实抓得也蛮紧的。而如果以美国教育为参考,中国教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改善的空间: 

第一个问题是学得“太窄”, 基本上是“课本上的教育”,在技能以外教得太少。

即使现在提倡所谓的跨学科STEM教育,很多家长对STEM教育的认识也只是“早点学编程”。其实STEM的重点不是学编程这样的技能,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涉及的内容则非常全面。

比如我的大女儿参加的STEM队,从高中开始每年参加比赛,得过一次全美的第一名、一次全美第三名。她们参加的STEM比赛,解决的都是“开放式”的问题,不考你会不会编程,因为这是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,而是让你们提出方案,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。

比如有一次比赛,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。美国许多基础设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,不少水管都会漏水,而要把美国的自来水管全部更换一遍,需要一万多亿美元。比赛就根据这样的背景条件,提出了一个要求:制作一个方案,能够在比较便宜又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,解决水管漏水的问题。

美国的STEM比赛,基本都是这样的综合性很强的题目。你不光需要提前去做调查研究,还要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解释和介绍。

有时候比到最后的几个队,他们的方案并没有好或者坏的差别,这时候比拼的就是做介绍、做展示(presentation)的能力。我女儿的STEM队里正好有两个孩子是辩论队的成员,所以他们做展示和介绍的水平就比较高。


第二,就是中国教育的思维方式上太绝对,大家都带着一个寻求“标准答案”的思路在学习。

在中国的考试里,如果你不按标准答案的点来回答,就得不到分数,考试的时候,不少“聪明”的学生都在猜“标准答案”。

这个思维的害处在哪呢?

如果你是一个“追赶者”,比如说“原来的计算机是怎么做的,那我也照样做一个”,这没有问题。

但当你不再是“追赶者”,而是和人家并驾齐驱的时候,这事儿就麻烦了——你会不知道往哪儿跑。因为它(往哪儿跑)没有标准答案。

我个人认为,给孩子标准答案,是扼杀了很多中国年轻人创造力的原因之一。试想,如果做出改变人类突破的科学家们都是规规矩矩地遵循着先贤们的“标准答案”去搞科学研究,那么现代科学根本不会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。

人文学科也是一样,比如我们的每一道历史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,而美国的历史题常常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好的和不好的,符合逻辑的和不符合逻辑的。

所谓“坏”的答案就是直接抄来的,没有证据支持的。所谓“好”的答案,就是从事实出发、符合逻辑的结论,这些结论未必和书上讲的一致,也未必和主流历史学家看法一致。


中国教育的第三个问题,就是把考试和一时的成败看得太重,即所谓“要赢在起跑线上”。

一开始看得太重,输一点点好像你就全输了,这种做法过于片面。

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,那就是美国学校给的成绩(ABCD)是学生在这一个学期里的综合表现。但是中国学校的成绩,基本就是期中、期末考试那两次。你平时甭管混得好不好,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,使劲突击突击努力努力,还能得到好成绩。

所以就弄得我们很多学生投机取巧。有一次我跟俞敏洪做一个论坛,底下就有一些人问学期考试的问题。我说:“你别看清华北大好像读书多么痛苦,你要想不及格,还真不容易。不及格不是惩罚平时不好好学习的人,是惩罚最后三天还不好好学习的人。”

但是这种方法在美国的大学根本行不通,因为期末考试的成绩,在学期成绩里往往只占20%。想要成绩好,必须一直表现都好。

这样有什么好处呢?就是学生这一学期一贯坚持努力地学下来,知识是真的学懂了,哪怕考试会错一点,但是道理基本上都学懂了。

       我们的学生呢,可能学完以后,又扔回给了老师。


PART 2如何用教育来实现阶层的流动?


“头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”

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不可能“公平”,一个是教育,一个是医疗。因为它们的头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。

比如这些年,清华、北大、交大、复旦几乎没有怎么增加招生,而报考的学生却增加了七八倍,就显得录取比例尤其低。

好大学不可能多招,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教育永远是金字塔结构。就好比在上海,华山、瑞金医院,“对不起,就这么多病床”。

另一方面,人本身就有差异,家庭环境有差异,时间、地点这些外部条件可能也有差异……这些差异最后累计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差别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,你抹不平,试图把它抹平也根本没有意义。

不同的家庭的培养目标也不能一样。

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,要鼓励孩子学个“一技之长”,能实现温饱,吃穿不愁。比如现在四五十岁的浙江人里有好多特别会做生意,小生意不大,但是现金流很强。上一代对他们的教育普遍就是:你自己必须有一些本事,这种本事是“贼偷不走,水冲不走,火烧不掉”的。

而对于大多数城市中产来说, “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”是主要的机会。对我们大部分市民来讲,基本到此为止了。大家都看着创业一夜暴富的神话,但创业成功率其实真的很低。不要老想所有的孩子都去当领导,一个领导配十个兵是正常的,十个领导配一个兵,这社会就垮掉了。

还有一些家庭想的是“我的孩子要比我强,要走精英道路”,就要知道这是一条特别辛苦的路。因为一方面基本技能得掌握,另一方面,领导力等这些能力你还得具备。

比如,美国的一些优秀的高中,课外活动要远比中国更看重,孩子们要在这上面花更多的时间。做课外活动有两个目的,一个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将来能够热爱生活,另一个是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勇气,获得名次,让他们能够有一些在竞争中成功的经验。

美国的私立名校录取的具体标准,我在《大学之路》中有详细介绍,在这里用一句话概括,就是“先要有一个特长,再加上学业不错”,而不是像中国那样反过来,以学业为主,特长加分。

要做到“特长”,就是州一级前几名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我一些朋友的孩子在搞体育,这些中学生需要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,六点以前开始训练,八点钟和大家一起去上课。然后下午放学继续训练,周末更是要花大部分时间在训练上。

因此很多人讲美国孩子的负担一点不比中国学生轻,是有道理的。相比之下,我在中国的朋友的孩子则不会在课外活动中花那么多精力。 

“用教育实现跃层,得一层一层的看”

“阶层的突破”是一个现在大家很喜欢谈的话题,但其实这是个理工科的逻辑,有人往上走,就一定有人在往下走。社会要在稳定的前提下,才有这样一个变化。

如果把阶层的突破大致分一下类,可以分为两种,即贫困阶层通过教育进入中产阶层,以及中产阶层设法变成精英阶层。后一种要比前一种难得多。

从贫困阶层进入中产阶层,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。首先是父母和孩子有一个一致的目标,即父母支持孩子上学,孩子自己愿意上学。中国目前高考升学率还是非常高的,除了那些不愿意读书的人,几乎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。

然后在大学里,掌握一项或几项技能,这是最立竿见影的。更重要的是,它与家庭环境、经济条件的好坏关系不大。因此,对于底层,只要能认真读书,并不需要成绩那么优秀,也能完成进阶的第一步。容易完成的另一个原因是,在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,中产阶层是数量最多的群体,因此进入到这个群体的机会较大。

但再往上走就比较难了,这是中国城市里大部分中产阶层遇到的困境。比如,很多人这一代做了工程师,他可能并不希望孩子读书还只是像自己那样为了单纯的一份工作,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进入到管理层、领导层,成为精英。就像我前面所说的,这些家庭的孩子最累,因为家长不仅要求他们书读得好,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各种特长。

由于精英群体的人数少,中产阶层完成进阶的机会并不大,这是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。

“精英背后的是见识和格局”

不过,中产阶层难以完成这一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,他们的思维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。

总的来讲,我不赞同“起跑线”之说,但如果有什么起跑线的话,那就是父母的见识。当然,很难要求父母都能有见识,不过父母不断学习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好处。

父母的精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中国父母的一个可以普遍改进之处是多陪伴孩子,而不是把他们交给家里老人去带。从某种角度讲,父母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、补习班和兴趣班,多少有些不负责任。 

最后,甭管是哪个阶层的人,你想上到更高的位置,你就得在那个位置来思考,要背负更大的社会责任。

其实精英和普通人没有一个界限。这不是像以前那样按人数来衡量,更大程度上,是说你拿了那么多资源,要拿出行动来,要对世界做正向的贡献。

我在《大学之路》中介绍各个美国名校时指出,美国的名校各有特点,但是有一点它们是共同的,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巨大正面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和精英,那些人应该领导未来的美国乃至未来的世界。如果一个人进了哈佛大学,最后只满足于找一个收入还不错的编程工作,实在是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。

      在中国,情况也是如此,能够进入清华和北大的人,需要多一点社会责任感。让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,学校有责任,学生们自己也有责任,他们应该在学校期间完成对自己的塑造,而不只是学到一门手艺。


PART 3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?

“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个好孩子”


其实,无论是穷人家的孩子,还是中产阶层的孩子、以及所谓精英的孩子,教育中都有共同的一点,也是必须重视的“第一点”:培养一个“好孩子”,一个乐于帮助人的人,这样的孩子最终会有很多人帮助。我希望我女儿是个好孩子,这比她成绩好不好,以后会不会“成名成家”都重要。

为什么我那么看重成为好孩子这件事呢?因为我看到了太多家长为了让孩子“成才”,逼迫孩子做这做那,最后适得其反。

有的家长搞得孩子一直对读书没有兴趣,孩子上了一个好大学就算给家长交了差,最后混一个文凭了事。有的家长逼得孩子非常逆反,很不幸福,自己也很后悔。看到这样的家长,我就想,对于每一个孩子,上帝都给予了他们一些天赋,靠着那些天赋,他们就应该能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。

我敢于“放纵”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,我相信人类有向善的天性,而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,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。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,引导他们内在的欲望,让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进步。

“成为前5%,必然是依靠热爱”

读书确实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,想“快乐地学得很好”,不是没有可能,但是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说专注度,都是要辛苦付出后才能到达一定程度的,“过了一个坎”,才会比较好。过不了这个坎,天分再好的孩子,也会荒废。 

但是辛苦地学,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。孩子可能学得很辛苦,但是并不等于要让他很痛苦。我们常说的“快乐教育”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“痛苦”,而不是想让孩子不“辛苦”,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偷换概念了。

而逼着孩子痛苦地学习会有什么结果?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,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。

如果想做到某个行业前20%的话,可以靠外力去逼一逼;但如果想做到前5%,一定需要“真正喜欢”。

要成为前5%,除了真正热爱,天赋也很重要。

现在的问题是,很多家长不肯承认天赋上的差别,比如有些家长经常会说:“我们家娃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……”事实呢?差远了!所谓粗心,本身就是没学好,人家孩子听完课不做作业都不会粗心,你们家做了那么多题还“粗心”,这是天赋的差别。

家长如何帮孩子找到天赋


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赋,即使兄弟姐妹,爱好也会相差很大。怎么样找到孩子独有的天赋之处?

第一,就是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。

我的二女儿也尝试过她姐姐做的一些事情,但是很多不喜欢,就没有继续,不过她也慢慢找到了两个她喜欢的活动,一个是打高尔夫球,另一个是唱歌剧。我们家其他人都不唱歌,谁也没有想到她有声乐的天赋,但她仅仅学了一年就能得奖,还到卡内基音乐厅去表演。因此,孩子的天赋要靠挖掘,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们不喜欢,也不擅长的东西。

第二,要给孩子留白,让他去思考。

上面提到“尝试”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弹性,让他有尝试的时间,不能用刷题把孩子的时间都占满了。

就好像在美国,孩子上学前8年的成绩,学校和家长都不是特别在意,因为没有太在意的必要。


第三,老师和教练的意见也很重要,他们会和你说实话。

比如谭元元(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),她父亲曾经反对她练芭蕾,可是老师却对她的家人说“你们不知道她的条件有多好!”后来父母将信将疑让她去试,果然很棒。

有些家长觉得,孩子天赋虽然可能不行,但是不是再努力努力就可以了?也许可以,但总是很勉强,总是比不上有天赋的孩子。

当然,你如果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,也可以。仍然拿跳芭蕾举例子,跳芭蕾的女孩子不一定都要成为谭元元,成为刘诗诗也很好,她跳过芭蕾,气质很好,在演艺圈里也能获得成功。

最后,除了一些高精尖的行业,对大部分行业来说,我觉得90%以上的人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来。也就是说你天赋能做到十,你才做到二三。这时候要谈的就是努力了。

所以,所谓精英,一定不会有很多。今天中国大学和中学的教育水平,比我上学时要好很多,但是精英的人数并没有因此而增加。这并非是学校所造成的,而是由人的弱点所造成的。人天性好逸恶劳,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、终身学习的人永远是少数。
编辑:青柠


爸爸真棒”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,致力于理性、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。多写作指导、热门时文、写作素材、读书方法、学生佳作……尽在《新读写》杂志!
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。


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


长按二维码  关注新读写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